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
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1

去年(2017年)8月,G-SHOCK全球出貨量已累計達到1億只,這是個非常具有指標性的數字。而G-SHOCK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,深究其內涵,竟然也頗有人生哲理。

從第一款G-SHOCK於1983年誕生開始,至今剛好滿35年,台灣卡西歐為此盛大舉辦了一場歡慶35週年的SHOCK THE WORLD IN TAIPEI活動,包括下午對媒體的記者會,以及晚上給G-SHOCK粉絲的派對。而同時具備兩種身份的我,自然兩場都不會缺席。這一整天的活動下來,著實有些感觸。
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2

先來說說晚上的派對好了。讓我驚訝的不是現場塞滿了近2000人大爆滿,因為以G-SHOCK的魅力及粉絲數來說,這樣的場面一點都不怪。讓我覺得吃驚的是,到場粉絲年齡層分布的非常廣。

當然絕大多數其實都還是20~30歲的年輕人,但像我這樣年過40或將近40的中年人士也不算少。以這麼一個強勁音浪、熱鬧滾滾性質的派對來說,能夠吸引40歲以上的人進來,而且還一直待到最後,顯示品牌所設定且有效的族群真的很廣。
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3

試著和身旁同年齡的粉絲攀談,這些人會成為G-SHOCK的鐵粉,多少都有些歷史淵源的感情因素。「這是我第一只自己花錢買的錶。」「這是我第一次花錢送給心儀男孩的錶。」我們有著共同的回憶、有著共同的連結,隨著音樂的搖擺,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。

壓軸表演的MC HOTDOG熱狗,在選曲上也非常照顧我們這些「資深粉絲」,唱了一些如〈我愛台妹〉等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歌,但同樣也能獲得台下年輕人的共鳴。嘻哈沒有年齡的限制,G-SHOCK同樣也是。

G-SHOCK之父伊部菊雄的分享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4

回到下午的記者會,這次讓台灣粉絲感到十分窩心的,還包括特別把G-SHOCK之父伊部菊雄也請來,距離他上次來台灣可是有8年之久。他用生動活潑的口吻(而且絕大多數是看著拼音唸出的中文,誠意十足)訴說著發明G-SHOCK的經過,和中間的心路歷程。他的簡報以漫畫的形式呈現,簡單易懂,我們也取得了一些圖片穿插在文章中,與大家分享。
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5

事情的起因是在1981年,在一次工作中不小心將父親送他的錶掉到地上而摔碎了,這讓他痛心不已。當時,手錶是必須小心對待的精密裝置,於是讓他有了特別的想法,試圖開發一款摔不壞的手錶。當初的目標,是讓修路的工人也能佩戴,因為修路時產生的震動會損壞手錶,所以這些工人都沒有戴錶,自然在需要知道時間的時候,產生了很多的不便。
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6

在1980年代當時所流行的是薄型錶,而他瞭解到如果想讓手錶變堅固,至少外殼一定要變厚。但到底要多厚才摔不壞呢?於是他在CASIO技術中心的三樓洗手間中,進行這樣的實驗──直接把錶扔出窗外摔到地上。
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7

一開始當然摔得很慘,他一步步將錶殼裹上橡膠後繼續實驗,但即便橡膠愈裹愈厚,摔落的錶還是照壞不誤。一直到他把錶殼外的橡膠裹得像顆壘球般的大小後,才終於成功了。

但誰會把那麼大的球戴在手腕上呢?這不合理!
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8

於是身為工程師的他,決定從錶殼內部的結構開始改良,終於開發出為保護機芯而設計的「五階段衝擊吸收構造」,成功地把體積縮小了。
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9

但即便如此,機芯裡的電子零件還是會損壞,他反覆思考找不到解決的方法,甚至起了如果再失敗就辭職的念頭(以傳統日本企業來說,這可是很大的決心)。
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10

或許是他一直抱持著「無論遇到多大的問題,我都不會放棄」的堅定信念,在一次機緣巧合中,他在公園裡看到孩子們玩球,看著球在地上彈跳,突然就悟出了讓機芯盡量接近懸浮狀態的方法,於是開發出「機芯懸浮構造」,終於在1983年讓G-SHOCK順利誕生。

不惑之年的人生智慧,原來就藏在G-SHOCK裡 - 11

G-SHOCK的出現震撼了錶界,美國市場上推出了一個把G-SHOCK錶當成曲棍球打的電視廣告,掀起了熱烈的討論,話題延燒到讓某個電視節目實地做了和廣告一樣的實驗,而且不只把G-SHOCK當曲棍球打,甚至還用重型卡車直接輾壓,但結果都一樣,G-SHOCK依然持續運行。

永遠不會放棄的硬頸精神,不僅是伊部菊雄的信念,這也成為G-SHOCK之所以是G-SHOCK最TOUGH的理由。

G-SHOCK成功關鍵裡的人生智慧

當然,如果只擁有最TOUGH的構造,G-SHOCK不會那麼成功。CASIO海外營業統轄部長山下和之,在記者會上和大家分享了G-SHOCK成功的三大關鍵:追求本質(即時間的精準度)、TOUGH(耐衝擊的強悍構造)和DESIGN(永遠求新的外觀設計)。

聽到了這三點,我突然覺得其中似乎也隱含了人生的智慧在裡面,而這些智慧,可能都需要有點年紀的人才能夠體會。

追求本質,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要「做自己」而這個「做自己」,並不是許多年輕人可能會曲解的「任性」,也不是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」。做自己真正的意義,在於發揮自己的長才,善用自己獨特的「天賦禮物」,去貢獻、回饋給社會甚至是整個世界。如果你天生就該是個畫家、歌手或麵包師傅,那就不要為了貪戀安全感與舒適圈,繼續過著消耗熱情與生命的辦公室生活。

G-SHOCK的本質是時計,而時間的精準度則是時計所該致力追求的目標。從電波、GPS到與手機以藍芽連線,一直以來G-SHOCK都持續在更精準且更方便的校時法下功夫,這就是本質上的追求。當你認識你自己是誰,努力做自己、活出自己時,你就能夠真正地發揮自己的天賦禮物。

TOUGH,看似重重武裝的強悍,但其實卻也是多數人對它的誤解。從小到大,我們都曾受過不少傷,父母的責罵、師長的懲罰、朋友的背叛、情人的分手、親人的逝去……,我們習慣每受一次傷,就把自己包紮起來,一遍遍一層層,彷彿裹得愈厚,愈不容易被人觸碰到那顆碎弱的心。然而這看似嚴實防禦的盔甲,其實也把我們與所愛的人隔離,也讓我們與真實感受有著遙遠的距離。

還記得伊部菊雄在實驗時,在錶殼外裹上如球一般的橡膠嗎?這就是我們多數人對於自我保護的認知,以為躲在裡面就不會受傷。但真正讓G-SHOCK變得TOUGH,並不是像球一樣的層層包裹,而是擁有吸收衝擊的能力。而最後的「機芯懸浮構造」更告訴我們,最TOUGH的同時也是最柔軟的所在,柔弱生之徒,剛強未必無堅不摧,保持內在的柔軟,才是最可貴的。

而這樣的智慧,似乎也是要在逐漸年長的過程中才能學會。我們慢慢瞭解到,包裹在紗布下的傷口不一定真的會癒合,撕開紗布讓傷口浮現或許很痛,但這也才有機會真正去療癒它。我們不再因為害怕受傷將自己隔離起來,漸漸敞開心胸去接納更多的可能。然而我們也慢慢瞭解,當傷害再度來臨時,如何運用智慧去化解,而不是再次拒人於千里之外。當我們不再感到孤獨、樂於與人分享的同時,也才能領略自在的喜悅。

而讓G-SHOCK成功擺脫年齡限制的,應該在於DESIGN。一直以來,G-SHOCK不僅在顏色和材質上求新求變,還引發了不少聯名的潮流。與潮牌聯名是它永遠能夠與年輕人接軌的祕訣,G-SHOCK應該也是擁有最多聯名錶款的品牌。

G-SHOCK在本質上滿足了精準時計的追求,在TOUGH上有了絕佳的耐用度,更藉著不斷與時俱進的設計,持續擄獲年輕人的心。如果不管哪個年代的人,第一只腕錶都是G-SHOCK,那麼這樣獨特的記憶與感情就會持續傳承,不管再過多少年、不論任何年紀的人,都會對G-SHOCK有這樣獨特的記憶與感情,那麼G-SHOCK自然就能跨越年齡的限制,成為老中青都喜愛的錶款。

這中間隱藏的人生智慧,其實就在於不要自我設限,永遠保持一顆接受新事物的心。如果G-SHOCK只能是黑色、只能用橡膠材質,那麼它永遠不會像現在這樣千變萬化,當然也就不可能受到更多年輕人的喜愛。

路不是只有一條,做事也不會只有一種方法,隨著時代變遷與科技進步,我們有了更多可能的選擇。想想看在iPhone誕生的十年來,我們對於數位上的應用有了多麼翻天覆地的變化,就可以理解這世界上永遠不變的,就是「變」的本身。

活在這世代的年輕人或許早已習慣接受新事物,但對於40歲以上的我們來說,這才是最需要開悟的一堂課。這並不是要你隨波逐流,而是唯有當你以更開放的心去接受外在的改變,你也才能夠運用這些改變讓自己的天賦禮物極大化。

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會因為一場活動,讓G-SHOCK成為自己人生的導師。或許這些道理許多人早已知道,但從錶款到人生不同層面的映證,是否也同樣讓你有了更深的體悟呢?

(本文原刊登於 天下雜誌網站 NEXT頻道 )

You may also like...

請流涎: